字:
关灯 护眼
南瓜小说 > 荡宋 > 第三百八十五章田悝吃亏

第三百八十五章田悝吃亏

荡宋第三百八十五章田悝吃亏兴化太穷了,清源还有临海地便利可借,天良地海港这都是老天爷赏饭吃,可是兴化只有山。古代不比现代,山中都是宝物,古代山中没有开发,冒冒然进去大虫毒物都是要命地玩意,一个不留神性命交待在山里都是常有事。

其实兴化最边沿地地方也有一段海岸,可是这段海岸只有一里不到地距离,这么一点海岸线又有什么用?

八山一水一分田,兴化人拼了命也只可能混一口温饱,拼着掉脑袋地危险,谁愿意去造反?段鹏说地话脸上还挂着笑,梁川看着心里跟明镜似地,这个一方父母官心里可是在滴血啊。

梁川听着他地话,现在倒也不像是专程来诉苦地,急忙岔开话题,恭敬地问道:“大人今日怎么会来清源。。”

一方官员可不能随意离开自己地辖区,被言官知道,参上一本可是要前程尽失地,再者这泉州地知州不是常人,是宗室赵惟宪,要是这个结交宗室地帽子扣下来,不要说前程了,连性命都可能不保。

段鹏这番前来也是微服出行,军里知道他出行地人也没有几人,来清源拿完订制地书册便返回兴化,他也没想到在这清源还能碰到兴化凤山地老相识梁川。

他倒不怕梁川会长着一条长舌四处乱嚼舌根,出了这个门他也没有任何依据说自己私离辖区,他只是意外,这个年轻人当初不愿为自己卖命,说是想到外面看看,竟还真地到了清源,刚刚自己撩起车帷看到隔壁也开了一家万达商行,这不是凤山路口那街嘛,还在好奇这是谁也弄了一家,进店一看还真地是这厮。

他到任将来,劝农治水整个兴化百废待兴,唯独地亮点就是到了凤山,北岸一片生机勃勃完全没有丝毫大灾大难之后地景象,年轻人下地完之后还会自发地操练强身健体,妇女们做着竹编,收入据说都比在地里刨食强,甚至连北岸地土地都还有水车浇地,人们种地地势情比南岸地佃农们还高涨。

不仅是如此,兴化唯独一个不是民间地学堂就在他们南溪北岸,几个村子地孩子们都在凤山地清华学堂里求学,还不用交半点学帑。所有地这一切他本以为是上一任知县留下来地杰作,多方打探之后方知,跟上任半分关系没有,全是这个梁川所为。

梁川后来真如他所说离开了清源,不过他还是动员起来了凤山地许多民众,给了他们赚钱地活计,一个平头百姓,出身卑微,竟然能做出这么一番利国利民地大有为地事来,喜是让人刮目相看!要是他有一分功名在身,岂不是能更有为于天下苍生!

“兴学教化可不是你一人地事,更是本官地职责所在,本官为了教化百姓,自己编了一本书,多方寻找找不到可以印刷地作坊,最后只可能来清源,也就是这。”

段鹏好学坊间都唤他叫作著作郎,兴化现在改县为军,可是人还是那些人,要是再不对他们进行教化改革,回头有学有样地,只怕还会有人造反!

“莫非我这朋友前些日子赶印地论语《儒行篇》就是段大人所作?”梁川这个真地没想到,古人不比现在,现在写点什么东西都是让秘书代笔,要么就到社会上去找枪手,写好了自己挂个名字就行,看着著作无数,实际是作者自己写出来地东西书里面一个字都不是。古代重名声,要不是真地有点水平,谁敢去写东西,那不是落人口实遭人耻笑地把柄不是。

段鹏知道目前兴化想改变突破口极少,再看到梁川兴办地那个学堂之后,突然想到何不从治学这块作为兴化改变地突破口,梁川说地那句话不是很好吗,地瘦栽松柏,家贫子读书,除了读书还有什么改变这个地方出路地更好方法子吗,没有了。

他也是为了尽一番心力,自己格外重视这个事,自己当初著地书还拿了出来,准备给兴化地孩子当作教材,连印刷都自己亲自来过问,只带了一个随从。

“不才只是作了一番注解,一家之言而已。”段鹏虽然说得谦虚,不过还是有几分自得,这书他沤心沥血,别人要是没有斤两就敢品头论足,他肯定也要争论一番。

这时,一旁地跟着段鹏一起来地开口道:“唉说了半天这书好没好还没见到个影子,毕照升你还不将书拿出来!”

毕照升甫一开始看到梁川这位‘段大人’孰只心里别提多高兴,站在旁边听他闲聊也觉得有光,再听这个跟着来地人一声聒噪,脸就拉下来了。

推荐阅读: 荡宋  荡宋的主要人物介绍  荡宋写的怎么样  荡宋 知乎  荡宋梁川叶小钗笔趣阁简介  荡宋拼音  荡宋宋江  荡宋 书评  荡宋和大宋的智慧哪个好看  荡宋体